土著股权10年前早达至30%,马大学者报告证实ASLI结论
一份大学研究报告发现,新经济政策底下设定的30%土著企业股权的目标,早在10年前已被落实。
这份由马来亚大学的学者法兹拉阿都沙末所进行的研究报告,是透过分析吉隆坡股票交易所过去10年的上市公司之土著股权变化,而达至这个研究结果。
它发现,土著企业股权在1997年就已达至33.7巴仙,超越了所设定的30%目标。
根据2002年所进行的研究,这个33.7巴仙的数据,其中30.6%来自土著公司所持有的股权,而个人所持有的土著股权则占了另外的3.1%。
至于其余的股权则有"其他"项目(32%),外资(24.9%)以及政府持有股权(9.5%)
不过"其他"的项目并不只包括非土著企业股权,也包括了信托公司。信托公司的唯一作用是为他人持有股权。
土著股权在16%至22%之间波动
许多经济学家争议说这些信托公司并未只由非土著所持有,土著也拥有一大部分的信托公司。
这个惊人的研究报告,厚达107页,题目是"在企业领域里头的土著:从1970年至2000年的30年之表现",并在4年前就已发表。
不过,法兹拉也发现,在1988年,土著企业股权仍低过新经济政策的目标。当时,土著股权只达到12%,其中11%是由土著公司所持有,而剩下的1%则是个人所持有。
反之,外国资本则持有27%,而非土著及包括信托公司则拥有逾半的上市公司。
无论如何,报告发现土著股权一直在1989年的16%至1995年的22%之间波动,并只在1997年达至新经济政策的目标。
土著股权享最高年度成长
法兹拉博士目前担任马大经济与会计系里头,金融及银行部门的主任。
她是受到马大独立研究单位--经济发展与种族关系中心的委任进行研究及给予发表。
法兹拉也发现,与非土著相比,土著企业股权在1988年至1997年之间享有最高的年度成长率,既27.9%。
当时的市场整体年度成长率是15.6%--外资股权18.2%、政府(16.7%)及非土著和信托公司(11.8%)。
私营化计划推动土著企业界成长
该研究认为,由于国家经济在1990年后急速增长,所以才会出现那些高的年度成长率。
政府在1987年积极推动的私营化计划,也推动土著企业家的成长。
1997年亚洲经济风暴发生之后的情况,并没有被纳入在上述分析之内,因此并不清楚这如何影响法兹拉报告中的企业股权结构。
不过,法兹拉指出,根据经济风暴后的每月证券报酬,显示"土著控制公司与市场上其他人同样受到严重打击"。
"因此,政府事实上并没有协助缓冲,因为当时政府可能更加关注整体经济的生存。"
法兹拉拒回应土著股权课题
《当今大马》联络上法兹拉,不过后者拒绝作出回应。
她说,由于她身为大学职员受到大学"操守协议书"的限制,因此不愿对土著企业股权的课题作出回应。
政府一直都坚称,我国仍未达到土著30%企业股权的目标。批评者认为,政府估计的土著股权只有18.9%其实是低估了,目的是为了合理化延续新经济政策的推行。
许多学者也质疑政府所使用的计算法,并指政府利用股权面值(Par Value)计算,而非更准确反映财富实况的市场价值(Market Value)。
有趣的是,上述马大学者的研究,也是根据股权面值而非市场价值计算。
最近,亚洲策略与领导研究院所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预测土著股权已经达到45%,但是却引起执政者的激烈反驳。
转载自当今大马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